咨询电话:18501027916
NEWS新闻动态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水系深海南海沉积物粒度与矿物组成

水系深海南海沉积物粒度与矿物组成

更新时间:2025-09-17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9
  水系深海南海沉积物粒度与矿物组成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,受物源、水深及洋流影响显著,主要可分为陆源碎屑沉积区、生物沉积主导区及火山物质影响区,各区域粒度参数与矿物组合差异显著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  一、粒度组成特征
  1.陆源碎屑沉积区(如陆架、陆坡区)
  -粒度参数:以中粉砂至粗黏土为主(φ值6.0~9.5),平均粒径3.67~8.46φ,分选系数1.18~2.24,偏态-1.42~2.48,峰态1.44~3.16。
  -沉积类型:陆架区以粉砂、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为主;陆坡区以泥质沉积为主,占比约90%。
  -空间分布:粒度随水深增加逐渐变细,陆架边缘至深海盆过渡带出现粒度突变,反映重力分异与水动力筛选作用。
  2.生物沉积主导区(如中南部海盆)
  -粒度参数:黏土含量显著升高(>50%),粉砂占比约47%,砂含量极低(<2%)。
  -沉积类型:以放射虫和硅藻粉砂质黏土为主,生物碎屑(如钙质超微化石、有孔虫壳)占水系深海南海沉积物总量的30%以上。
  -空间分布:生物沉积物集中于水深>3000m的深海盆,放射虫软泥在赤道附近海域尤为丰富。
  3.火山物质影响区(如东沙群岛周边)
  -粒度参数:粗粒沉积物(砂、砾石)占比5%~10%,含火山碎屑矿物(如火山玻璃、辉石)。
  -沉积类型:火山碎屑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,形成火山碎屑砂砾层。
  -空间分布:火山物质主要分布于南海东部海域,中沙群岛东南部含量较高(占粗粒沉积物15%~50%)。
  二、矿物组成特征
  1.陆源碎屑矿物
  -轻矿物:石英、长石为主,带有陆缘风化特征,颗粒多为半自形碎屑及短柱状。
  -重矿物:
  -优势矿物:片状矿物(黑云母、白云母、绿泥石)占比最高,其次为碳酸盐矿物(方解石、白云石)、黑色金属矿物(磁铁矿、钛铁矿)及帘石类。
  -微量元素:含锆石、石榴石、角闪石等稳定矿物,指示陆源输入的复杂性。
  -区域差异:近陆架区以石英、长石为主,深海盆区以黏土矿物(伊利石、蒙脱石)为主。
  2.生物成因矿物
  -硅质生物:硅藻、放射虫骨骼为主,形成硅质软泥(生物组分>30%)。
  -钙质生物:有孔虫壳、翼足类、钙质超微化石为主,形成钙质软泥(碳酸盐含量>65%)。
  -空间分布:硅质软泥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与南极海域,南海深海盆以钙质与硅质混合沉积为主。
  3.自生与火山矿物
  -自生矿物:海绿石、黄铁矿、铁锰微结核等,多充填于生物壳体内或呈球粒状分布。
  -火山矿物:火山玻璃、辉石、角闪石等,主要分布于火山活动活跃区(如东沙群岛周边)。
  三、区域分异规律
  1.环陆分带性:随离岸距离增加,水系深海南海沉积物由陆源碎屑(砂、粉砂)逐渐过渡为生物性沉积(黏土、生物碎屑),沉积速率同步降低。
  2.垂直分带性:水深增加导致粗粒陆源沉积物减少,细粒生物与化学沉积物(如红黏土)增多,反映水动力与化学环境的垂直变化。
  3.次级分带性:在大型地形(如海山、海岭)周围,因洋流与地形相互作用,沉积物粒度与矿物组成呈现局部环状或条带状分布。
北京天宇诚祥实验仪器销售中心
  • 联系人:天宇诚祥
  • 地址:百万庄大街26号
  • 邮箱:ty68999892@126.com
  • 传真:010-68999892
关注我们

欢迎您添加我们的微信,了解更多信息

扫一扫
添加微信
版权所有 © 2025 北京天宇诚祥实验仪器销售中心(www.tycxbw.com)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1023048号-1    sitemap.xml
管理登陆 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